(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恭纪:恭敬地记载。
- 恩赐:帝王给予的赏赐。
- 奁(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
- 斋庐:斋戒时的居所。
- 钧天: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
- 玉案:玉制的几案。
翻译
皇帝赐予的玲珑雕花玉带装在御匣中,散发着香气,我将它取出焚烧香料,在斋戒的居所中坐了许久,直到夜晚漫长。人世间的尘俗暑气都已消散尽净,自己仿佛身处天帝所居的地方,身旁是玉制的几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嵩接受皇帝恩赐的玲珑雕花玉带后的情景和感受。诗的首句描写了皇帝恩赐的玉带被装在散发着香气的御匣中,展示了恩赐的珍贵和特殊。第二句描述了严嵩在斋庐中焚香久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第三句通过“尘暑俱消尽”表达了严嵩在接受恩赐后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之感。最后一句“身在钧天玉案傍”则形象地表达了他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体现了他对这份恩赐的珍视和内心的满足。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严嵩对皇帝恩赐的感恩和对这一荣耀时刻的铭记。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严嵩的其他作品
- 《 衡山舟中卧病 》 —— [ 明 ] 严嵩
- 《 同顾学士于神乐观赏牡丹次韵 》 —— [ 明 ] 严嵩
- 《 符子冬暮发京南迈予日思之恨不能从也作此讯寄 》 —— [ 明 ] 严嵩
- 《 序翁相公惠寄对月见怀之作依韵拜酬 》 —— [ 明 ] 严嵩
- 《 扈从谒长陵奉安成祖尊号碑纪事十首 》 —— [ 明 ] 严嵩
- 《 省中池亭作 》 —— [ 明 ] 严嵩
- 《 蒙山石门梁孟敬先生隐处 》 —— [ 明 ] 严嵩
- 《 薛楼宴集次汪户部希会是日出师捕安义之寇 》 —— [ 明 ] 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