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砚赠某生

· 苏葵
手持铁斧端溪去,斫断山腰骨应露。 马肝龙尾任拣选,割月磨云洗烟雾。 良工妙手穷雕锼,玉芝艳艳麒麟游。 千年铜雀不敢伍,万家即墨曾封侯。 得之合作文房宝,愧我疏慵兼潦倒。 毫端未解回万牛,纸上龙蛇欠挥扫。 殷勤持赠青衿子,花间研露清香起。 墨云闪闪蘸天光,笔阵堂堂动风雨。 等閒莫道美新非,时穷莫献光范书。 夜窗细著匡君策,直与天人期并驱。 我言欲尽情未尽,石有坚刚与温润。 凭君比德终无惭,他日凤皇在千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溪:广东省德庆县东部的一个地方,以出产砚石闻名。(“端”读音:duān)
  • (zhuó):砍,削。
  • 马肝龙尾:优质砚石的品种。
  • 雕锼(sōu):雕刻,刻镂。
  • 玉芝:这里指砚石上的纹理或图案,形似灵芝。
  • 铜雀:指铜雀台,这里借指其他名贵的物品。
  • :这里指相提并论。
  • 即墨:这里指即墨侯,砚的代称。
  • 青衿子:古代学子所穿的衣服,代指读书人。
  • :同“闲”。
  • 美新:指阿谀谄媚新朝,这里用此典故提醒不要做谄媚之事。
  • 光范书:指没有实际内容、徒具形式的文章或奏折。

翻译

手里拿着铁斧去往端溪,砍断山腰,里面的砚石应该就会显露出来。 可以任意挑选马肝、龙尾这样的优质砚石,经过切割、打磨,如同洗净了烟雾一般。 优秀的工匠用精妙的手艺精心雕刻,砚石上有鲜艳的纹理,麒麟在上面游动。 千年的铜雀台也不敢与之相比,像万家即墨侯那样曾被封侯看重。 得到这样的砚台可作为文房之宝,惭愧的是我散漫懒惰又穷困潦倒。 我的笔端还不能发挥出万牛之力,纸上的龙蛇之迹也欠缺挥洒描绘。 我殷切地将这砚台赠给学子,在花间研磨,露水清香泛起。 墨汁闪闪,仿佛蘸取了天光,笔阵严整,仿佛能搅动风雨。 不要轻易地说谄媚讨好是不对的,时运不济时不要呈上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 在夜晚的窗前仔细撰写治国的策略,期望能与天人一同前进。 我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这砚石有着坚硬刚强和温润的品质。 希望你用这砚石的品德来比照自己不会感到惭愧,有朝一日如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

赏析

这首诗以砚台为主题,通过对制作砚台的过程、砚台的精美以及将其赠给学子的描述,表达了多种情感和寓意。

诗的前部分详细描绘了砚台的取材和制作过程,展现了砚台的珍贵和工艺的精湛。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状况,表现出一种自谦。然后,将砚台赠给学子,描绘了使用砚台时的美好情景,同时也蕴含了对学子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勤奋学习,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为国家出谋划策。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马肝龙尾”“铜雀”“即墨侯”“美新”“光范书”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砚台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学子的鼓励和对国家的期望。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