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赏菊

渊明归去隐浔阳,篱菊秋深尽吐芳。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 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xún yáng):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 璀璨(cuǐ càn):形容光彩夺目。
  • 金英:黄色的花,这里指菊花。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菊花姿态优美。
  • 壶觞(hú shāng):酒器,这里代指酒。
  •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翻译

陶渊明辞官归隐在浔阳,篱笆边的菊花在深秋时节尽情绽放芬芳。灿烂耀眼的黄色菊花凝结着早晨的露水,姿态优美的菊花傲然对抗着秋霜。他自己倒酒来欢庆佳节,僮仆们欢喜地将他迎入画堂。酒醉后倚着南面的窗户,心中充满了超逸豪放的意兴,他的高风亮节千古以来都可与羲皇相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生活中的赏菊情景,表现了他的高雅情趣和高洁品质。诗的前两句通过“隐浔阳”和“篱菊秋深尽吐芳”,展现了陶渊明隐居之地的宁静和菊花的美丽绽放,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菊花的光彩夺目和优美姿态,同时也暗示了陶渊明如菊花般的高洁品质。“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则表现了陶渊明在佳节时的自在惬意和与僮仆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的超逸豪放和他的高风亮节,将其与羲皇相提并论,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赞誉。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通过对陶渊明赏菊这一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赞美。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