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杨干寺有先公题诗刻

联镳来过远公房,一上高楼百虑忘。 坐近虚檐同听雨,匕翻宿火自添香。 上人作供时兼酒,学士谈禅欲借床。 为报登临须早发,呼童乘夜理山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联镳(lián biāo):并马而行。
  • 远公房:指寺庙中的僧房,远公是对高僧的尊称。
  • (bǐ):古代指饭勺或汤匙。
  •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作供:进行供奉或祭祀。
  • 学士:指学者或有学问的人。
  • 谈禅:讨论禅理。
  • 借床:指请求留宿。
  • 理山装:整理行装,准备登山。

翻译

并马来到高僧的房舍,一登上高楼,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坐在靠近空旷的屋檐下,一同聆听雨声,用汤匙翻动着隔夜未熄的火,自然而然地增添了香气。僧人进行供奉时还准备了酒,学者想要讨论禅理,希望能借宿一晚。为了告诉他们要早起登山,我叫仆人在夜晚整理好行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同伴访问寺庙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诗中“一上高楼百虑忘”表达了诗人对高楼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忘却,而“坐近虚檐同听雨”则进一步以自然之声洗涤心灵。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登山活动的期待和准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理的向往和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