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声:正直的名声。
- 青蒲:指天子内庭。
- 绣斧: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天北极:指朝廷。
- 盐井:指盐务。
- 詶书札:回复书信。
- 星津:指银河。
- 舳舻:船只。
- 平准:指经济政策。
- 河渠:指水利工程。
- 兰史:指史书。
- 潜夫:隐士。
翻译
正直的名声兄弟俩在朝廷中显赫,四海之内都有朋友,生活不孤单。皇帝的诏书带来恩典,来自朝廷,而东吴的江山则留住了客人。时常听到关于盐务的回复书信,秋天的银河引导着船只航行。经济政策和水利工程在史书中有所记载,而隐士在野外的谋略又何必被人知晓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彭嵩螺鹾台的赞赏和祝福。诗中,“直声兄弟著青蒲”描绘了彭嵩螺鹾台在朝廷中的正直形象,而“四海论交兴不孤”则展现了他们广泛的社交圈。后两句诗通过对盐务、书信、银河和船只的描绘,暗示了彭嵩螺鹾台在政务和社交中的活跃。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史书中的记载和隐士的谋略,表达了对彭嵩螺鹾台在朝堂之外也能有所作为的期望。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 —— [ 明 ] 董其昌
- 《 题画赠王伯韬学博 》 —— [ 明 ] 董其昌
- 《 送李伯襄太史封秦藩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送刘侍御还朝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庐山东林寺夜宿 》 —— [ 明 ] 董其昌
- 《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十一 》 —— [ 明 ] 董其昌
- 《 南屏净慈寺赠萧方伯九生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三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