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

试辅登坛拥节旄,司徒原佩吕虔刀。 神京汤沐资安攘,天下咽喉属挽漕。 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几同袍。 君家世泽随淮水,伫看文昌曳履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试辅登坛:指初次担任重要职务。
  • 拥节旄:手持节杖,象征权力和责任。
  • 司徒: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 吕虔刀:吕虔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刀象征武力和权威。
  • 神京:指京城,这里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汤沐:指沐浴,这里比喻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 安攘:安定和保卫。
  • 咽喉:比喻关键或要害之地。
  • 挽漕:指管理漕运,即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
  • 卿月:指高官的月俸。
  • 膺异数:指得到特别的赏识或待遇。
  • 晨星:清晨的星星,比喻稀少。
  • 同袍:同穿一件衣服,比喻战友或同事。
  • 世泽:家族的恩泽或影响。
  • 文昌:指文昌星,象征文化和学术。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翻译

初次担任要职,手持节杖,司徒之职如同佩戴着吕虔的刀剑。京城的安宁繁荣依赖于您的安定与保卫,天下的关键之地属于您管理的漕运。您的高官月俸显赫,得到特别的赏识,而像您这样的同僚却寥寥无几。您的家族恩泽如同淮水般深远,期待着您在文化和学术上更加从容不迫,展现出更高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赠给总漕王宪葵中丞的赞颂之作。诗中,董其昌以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王宪葵的才华和功绩。通过“试辅登坛”、“拥节旄”等词,描绘了王宪葵的权威和责任;而“神京汤沐资安攘”、“天下咽喉属挽漕”则体现了其在国家安全和物资运输中的关键作用。最后,通过对王宪葵家族荣耀和个人前途的期许,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