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眇(miǎo):远。
- 久客:长期在外地居住。
- 岁华:年华,岁月。
- 屐(jī):木屐,一种鞋。
- 邮筒:古代传递信件的工具。
- 归缆:归船的缆绳。
- 歙浦:地名,在今安徽省歙县。
- 愁绝:极度忧愁。
翻译
故人相隔遥远,我作为久居他乡的游子,心中伤感地回忆起往昔的岁月。城上的雪声伴随着游子的脚步,县南的风色则属于那些饮酒作乐的人家。邮筒虽近,却隔着钱塘江路,归船的缆绳遥遥牵动着歙浦的沙滩。在清明时节,家乡的亲人们正极度忧愁,我只能凭着双泪湿润那盛开的梨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以及久居他乡的伤感。诗中通过“城上雪声”与“县南风色”的对比,描绘出游子与家乡的距离感。邮筒与归缆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距离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结尾处的“乡国清明正愁绝,凭将双泪湿梨花”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归去的无奈和悲伤。
程嘉燧的其他作品
- 《 感春 》 —— [ 明 ] 程嘉燧
- 《 病中送履和兼怀李茂修 》 —— [ 明 ] 程嘉燧
- 《 周敏仲同客过拂水庄阻风山厨萧寂戏作 》 —— [ 明 ] 程嘉燧
- 《 壬申春初返山庄得吴巽之书叠前韵 》 —— [ 明 ] 程嘉燧
- 《 辛巳三月廿四日未至桐庐廿里老钱在官舫扬帆顺流东下余唤小渔艇绝流从之同宿新店示黄山新诗且闻曾至余家有题璧诗次韵一首 》 —— [ 明 ] 程嘉燧
- 《 七夕同受之坐雨偶吮墨作中峰夜雨因忆拂水山居旧事漫书口号二首 其一 》 —— [ 明 ] 程嘉燧
- 《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 —— [ 明 ] 程嘉燧
- 《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 》 —— [ 明 ] 程嘉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