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楚詶诸王孙

骚人于楚为同姓,向我唫吴遣四愁。 龙节忆过云梦泽,鱼笺近附汉江流。 恰分寒食新藜火,无恙春风旧选楼。 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骚人:指诗人。
  • 唫吴:吟咏吴地,指在吴地作诗。
  • 龙节:古代使者所持的龙形符节,代表尊贵和权威。
  • 云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 鱼笺:古代的一种书信,因形似鱼而得名。
  • 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流经湖北。
  • 藜火:指寒食节时点燃的火种。
  • 选楼:指选拔人才的楼阁,这里可能指文人的聚集地。
  • 赤帜:红色的旗帜,这里比喻文学或政治上的领袖。
  • 左袒:偏袒,支持。
  • 宗侯:指诸侯,这里可能指诸王孙。

翻译

诗人自楚地与我同姓,向我吟咏吴地的诗篇,排遣四方的忧愁。 记得龙节曾经过云梦泽,近来书信随汉江流水附来。 恰逢寒食节新点燃的火种,春风依旧,旧日的选楼无恙。 今日在文坛上观望领袖的旗帜,谁不偏袒支持宗族的诸王孙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楚地同姓诸王孙的怀念与支持。诗中运用了“龙节”、“云梦泽”、“汉江”等地理意象,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末句“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宗族诸王孙的坚定支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政治倾向。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