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朝贺

仙掌初开玉露清,瑞看尧荚向秋荣。 香飘桂殿分旌影,乐散珠宫杂佩声。 琮帛迥陈王会盛,星辰切望泰阶平。 亦知华祝年年事,别有丹箴效广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掌:指仙人掌,这里比喻初升的太阳。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比喻清新。
  • :吉祥的征兆。
  • 尧荚:传说中尧帝时期的吉祥植物,这里指代吉祥之物。
  • 桂殿:指宫殿,因古代宫殿常用桂木装饰。
  • 旌影:旗帜的影子。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
  • 杂佩声:指各种装饰品碰撞发出的声音。
  • 琮帛:古代的玉器和丝织品,常用作贡品。
  • 王会:指帝王召集的盛会。
  • 星辰:比喻高贵的地位或重要的人物。
  • 泰阶平:指天下太平。
  • 华祝:华丽的祝词。
  • 丹箴:红色的箴言,指重要的忠告。
  • 广成:指广成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代仙人或高人。

翻译

清晨,太阳初升,露水晶莹剔透,吉祥的征兆预示着秋天的繁荣。香气在宫殿中飘散,旗帜的影子在桂木装饰的殿堂中摇曳,宫殿中传来各种装饰品碰撞的悦耳声音。玉器和丝织品陈列着,展示着帝王盛会的辉煌,重要的人物期待着天下太平。我知道每年都有华丽的祝词,但更希望有重要的忠告能像广成子那样被听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朝贺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清晨的清新、宫殿的华丽以及盛会的隆重。诗中“仙掌”、“玉露”等词语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而“桂殿”、“珠宫”则展现了宫殿的富丽堂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太平的期望,以及对于重要忠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