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 杨基
远归偏惜窜余身,多难番为异姓亲。 前度刘郎非故物,当时燕子总西邻。 家贫母老难为客,酒薄愁深不醉人。 走向津头看春色,绿波芳草却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翻”,反而。
  • 刘郎:指东汉时期的刘晨,他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后遇到仙女,后世常以此典故比喻遇到美好的事物或人。
  • 燕子:此处可能指燕子楼,也可能泛指燕子,燕子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家的温馨。
  • 西邻:西边的邻居,这里可能指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人或事物。
  • 绿波:绿色的水波,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水景。

翻译

在春天回到白门,感慨万分,用高季迪的韵写了五首诗。

远道归来,我更加珍惜这残余的生命,多灾多难之中,反而与异姓之人结为亲人。 前度的刘郎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当时的燕子如今都飞到了西边的邻居家。 家境贫寒,母亲年老,我难以成为他人的客人,酒虽薄,但深重的忧愁让我无法醉去。 我走向渡口,眺望春天的景色,那绿波荡漾的芳草却让我更加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归乡时的复杂情感。诗中,“远归偏惜窜余身”一句,既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凄凉。通过“刘郎”和“燕子”的典故,作者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末句“绿波芳草却伤神”则以春天的美景反衬出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多难之中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