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庙梨花

· 杨基
平生厌看桃与李,惟有梨花心独喜。 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 北山冈下花最盛,千树玲珑围绿水。 前年骑马赏花处,我与河东两人耳。 青苔满地芳草合,只有黄鹂映花蕊。 当时美人三阁上,宝髻慵梳初睡起。 镜里争先试一枝,真态欲将春色比。 楼空燕去花自落,细雨黄昏泪如洗。 疏篱萧萧茅屋破,况复临春开结绮。 我时赏花仍吊古,花亦灿然为露齿。 归来婆娑簪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 去年相忆豫章城,咫尺春江如万里。 今年邂逅洞庭曲,细萼含愁照清泚。 人至魂消楚雨中,花应肠断湘烟里。 三年胜游不再得,百岁欢娱能有几。 吉祥牡丹非旧梦,玄都桃花亦如此。 更约明年载酒来,莫笑花前人老矣。
拼音

所属合集

#梨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阴庙: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海雪楼:楼名,可能为湘阴庙附近的建筑。
  • 河东:地名,这里可能指同游的友人。
  • 三阁:指美人居住的楼阁。
  • 宝髻: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这里指美人的发髻。
  • 慵梳:懒散地梳理。
  • 露齿:微笑。
  • 婆娑:盘旋,这里指花瓣飘落的样子。
  • 豫章城: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洞庭曲:洞庭湖畔的弯曲地带。
  • 清泚:清澈。
  • 楚雨:楚地的雨,这里指湘阴庙所在地的雨。
  • 湘烟:湘地的雾气。
  • 吉祥牡丹:指牡丹花,寓意吉祥。
  • 玄都桃花:指桃花,玄都为道教中的地名。

翻译

我平生不喜欢看桃花和李花,只有梨花让我心中欢喜。在海雪楼前有一株梨花,每年清明时节我都会在花下醉倒。北山冈下的花最为繁盛,千树玲珑围绕着绿水。前年我骑马去赏花的地方,只有我和河东两个人。青苔满地,芳草茂盛,只有黄鹂在花蕊间飞舞。当时美人在三阁之上,懒散地梳理着发髻刚刚睡醒。在镜前争先试戴一枝梨花,真态欲与春色相比。楼空了,燕子飞走了,花儿自落,细雨黄昏中泪如洗。疏篱萧萧,茅屋破旧,何况还有临春开的结绮。我那时赏花还凭吊古迹,花儿也灿烂地微笑。回来时花瓣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去年我怀念豫章城,咫尺春江却如万里。今年在洞庭湖畔偶遇,细萼含愁映照着清澈。人在楚雨中魂消,花在湘烟里肠断。三年胜游不再得,百岁欢娱能有几。吉祥牡丹不再是旧梦,玄都桃花也是如此。更约明年载酒再来,莫笑花前人已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梨花的深情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梨花的独特喜爱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平生厌看桃与李,惟有梨花心独喜”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梨花的偏爱。随后通过对海雪楼前梨花、北山冈下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人、黄鹂的点缀,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过去赏花经历的回忆,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赏花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