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府纪善林介庵挽诗

· 顾清
五十飘然便挂冠,向来城府掉头看。 高踪自与鸿飞杳,短世频惊蝶梦残。 絮酒何年奠冥漠,囊金他日记汍澜。 哀歌不尽思贤意,尘海风波正渺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纪善:明朝亲王属官名,掌讲授之职。(纪,读音“jì”)
  • 挂冠:指辞去官职。
  • 城府:指官府,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 高踪:指高尚的行迹。
  • 鸿飞杳:鸿雁飞向高远之处,杳无踪迹,比喻人离去后行踪难寻。(杳,读音“yǎo”)
  • 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后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
  • 絮酒:表示对死者的祭奠。
  • 冥漠:指阴间,地府。
  • 囊金:指装在口袋里的钱财。
  • 汍澜:流泪的样子。(汍,读音“wán”)

翻译

五十岁时就洒脱地辞去官职,以往对官场的种种也决然回头相看。 高尚的踪迹如同鸿雁飞向远方消失不见,短暂的人生频繁让人惊叹如同残梦的蝶梦。 不知哪一年才能用絮酒祭奠在冥冥中的他,日后想起他时口袋里的钱也会化作悲伤的泪水。 悲哀的歌声唱不尽思念贤人的情意,人世间的风波正广阔无边。

赏析

这首诗是对林介庵的挽诗,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哀思。诗的首联写林介庵在五十岁时毅然辞官,表现出他的洒脱和对官场的超脱。颔联以“鸿飞杳”和“蝶梦残”来形容他的离去和人生的短暂虚幻,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颈联则提到了对他的祭奠以及后人的悲痛之情。尾联以哀歌不尽和尘世风波渺漫,进一步强调了对林介庵的思念以及人生的无常和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通过多种意象和表达方式,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