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第后寄所知

· 顾清
春风逐伴上金台,便著青衫未得回。 夜听玉龙官烛冷,晓趋丹凤御香来。 匡时未展江湖志,饱食频惊岁月催。 翘首碧云南国路,美人谁在读书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登第: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这里指考中进士。(“第”,读作“dì”)
  • 金台:黄金台的简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用以招纳天下贤士。后泛指人才汇集之地。
  • 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代指书生。
  • 玉龙:形容烛泪如龙的样子。
  • 官烛:公家供给、供官吏办公用的蜡烛。
  • 丹凤:丹凤眼,这里指宫门。
  • 匡时:拯救艰危的时局。
  • 江湖志:指退隐的志向。

翻译

春风伴随着我登上了人才汇集之地,虽然身穿书生的衣裳却还不能归去。 夜晚听着如玉龙般的烛泪滴下,发出清冷的声音,清晨快步走向那散发着御香的丹凤宫门。 想要拯救时局却还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衣食无忧却频频惊讶于岁月的催促。 翘首远望那碧云南边的道路,不知我的心上人在何处的读书堆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考中进士后所作,表达了他复杂的心情。诗的首联写作者在春风的陪伴下登上金台,却不能回家,体现了他的矛盾心理。颔联通过描写夜晚的官烛和清晨的宫门,展现了他在朝堂的生活。颈联则表达了他虽有拯救时局的志向,但尚未能实现,同时也感慨时光的匆匆。尾联中,作者翘首南望,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流露出一丝柔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作者的抱负、感慨和柔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