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干舟中偶成

· 龚敩
芦花如雪枫叶丹,石崖细菊花班班。 渔翁收钓烟水寒,栖乌哑哑啼夜阑。 篙师清晨理轻楫,手把黄芦扫霜叶。 白头老父一何忙,两胫崎岖趁朝涉。 岸头孀妇啼呜呜,儿犹在乳家无夫。 江南地冰最宜麦,纵有耒耜谁人扶。 闻道如今一阳复,贺使纷纷相继躅。 彼苍回斡四海清,大地春和吾亦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干(yú gān):县名,在江西省。
  • :红色。
  • 班班:色彩错杂的样子。
  • 垭垭(yā yā):象声词,乌鸦的叫声。
  • 夜阑(yè lán):夜将尽。
  • 篙师(gāo shī):撑船的人。
  • 楫(jí):船桨。
  • 胫(jìng):小腿。
  • 蹐(jí):小步走路。
  • 耒耜(lěi 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 回斡(huí wò):旋转,运行。

翻译

芦花像雪一样洁白,枫叶如丹砂般红艳,石崖边细碎的野菊色彩错杂。渔翁收起钓竿,烟水透着寒意,归巢的乌鸦哑哑叫着,已是深夜将尽。

撑船的人在清晨整理轻便的船桨,手拿黄芦杆扫去霜打的树叶。一位白发老父亲多么忙碌,两腿艰难地在清晨赶路。

岸头的寡妇呜呜啼哭,孩子还在吃奶,家里却没了丈夫。江南的土地冰冻最适宜种麦,纵然有耒耜,又有谁来耕种呢?

听说如今天地间阳气复苏,祝贺的使者纷纷接连奔走。苍天运转使四海清平,大地春和,我也感到满足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馀干舟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芦花、枫叶、石崖、菊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描述了渔翁、篙师、老父等人物的活动,表现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孀妇的悲惨境遇,反映了社会的苦难。最后,诗人提到阳气复苏和四海清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多面性和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龚敩

明江西铅山人。洪武时以明经分教广信,以荐入为四辅官,未几致仕。复起为国子司业,历祭酒。坐放诸生假不奏闻,免。有《鹅湖集》、《经野类钞》。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