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泥古(nì gǔ):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 容台:行礼之台。
- 夷契:尧 舜 时贤臣 伯夷 和 契 的并称,后用以比喻辅弼贤才。
- 休戚:喜乐和忧虑,亦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 穷通:困厄和显达。
- 纷纷:众多貌。
- 尚忆:还回忆。
- 盈庭语:满庭的话语,指众人的议论。
- 凿凿:确实。
- 秉笔功:执笔写作的功劳。
- 初阳: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称冬至后第一日为初阳。
- 涣:发布,散发。
- 新命:新的任命或使命。
- 翘望:殷切盼望。
- 五云: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
翻译
我这个书生有着拘泥古人的自家风格,曾在行礼之台任职,始终念想此事。我所希望的是朝廷能有像伯夷和契那样的辅弼贤才,怎敢将个人的喜乐忧虑与困厄显达相联系。众人还纷纷回忆着满庭的话语,可谁又能确实地收取那执笔写作的功劳呢?听闻冬至后初动的阳气散发新的使命,我在殷切盼望那五色瑞云之中,心中不胜期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和期望。诗人自陈有着泥古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某种坚持。他在回忆过去在容台任职的经历,心中始终惦记。他期望朝廷能有贤能之士辅佐,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将个人的得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家国情怀。诗中提到人们对过往话语的回忆,以及对执笔之功的思考,或许暗示了对某些事情的反思。最后,诗人听闻初阳带来新命,对吉祥的征兆充满了殷切的盼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