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文质云槎卷

· 顾清
仙人乘槎真有无,晴窗拭眼开新图。新图只尺意万里,云涛烟浪相萦纡。 烟云萦纡望不极,中有兰舟一叶荡漾疑凭虚。仙翁长髯紫霞裾,少年早侍红云居。 红云晓趋误一蹶,三年谪诵轩农书。下方夭札帝所闵,翩然复此来清都。 东浮玄洲掠蓬壶,西历翠水经天衢。背挽北斗招黄姑,银潢俯弄明月珠。 青烟九点嗟尘区,梅花烂漫三江隅。平生缪识兰台儒,结习未断蚩泠符。 官舟风雨夜深卧,犹有远梦来催逋。数行一笔尚可想,银钩间错珊瑚株。 张骞浪语空片石,屈子远游终旧闾。君才岂必谢时辈,十年早已歌归欤。 向来汗漫等鸿迹,此日逍遥同泽车。升天入地岂异路,流行坎止真吾徒。 君不见行人倚棹汶河上,回首烟江思钓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槎(chá):木筏。
  • 萦纡(yíng yū):盘旋弯曲;回旋曲折。
  • 紫霞裾(jū):紫色云霞般的衣服。
  • 夭札(yāo zhá):遭疫病而早死。
  • 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 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 天衢(qú):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
  • 黄姑:星名。即河鼓。
  • 银潢(huáng):银河。
  • 缪(miù)识:错误地相识,谦辞。
  • 兰台儒: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兰台儒"可理解为在御史台任职的文人或有学问的人。
  • 蚩(chī)泠(líng)符:可能指的是一些琐碎的、不重要的文书或事务。
  • 逋(bū):逃亡;拖欠。

翻译

仙人乘坐木筏的传说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呢?我在晴朗的窗前擦亮眼,打开一幅新的画卷。这新画卷虽然近在咫尺,却能让人感受到万里之遥的意境,云涛烟浪相互盘旋缠绕。 烟云缭绕,绵延望不到尽头,其中有一艘小船,在波涛中荡漾,仿佛凭空漂浮着。仙翁有着长长的胡须,穿着紫色云霞般的衣服,年少时就早早在红云围绕的地方侍奉。 早晨朝着红云快步前行时却不小心跌倒,因此被贬谪三年,诵读关于农业的书籍。下方百姓遭受疫病早死,天帝怜悯,(仙翁)轻快地再次来到天帝的宫阙。 向东飘浮到玄洲,掠过蓬莱仙山,向西经过翠水,行经广阔的天空。背对着北斗星,招呼着黄姑星,银河低头玩弄着明月珠。 (从天空俯瞰)大地上青烟九点,让人感叹尘世的局限,而梅花在三江的角落灿烂盛开。我平生错误地结识了一些在御史台任职的文人,习惯未改,还在处理着一些琐碎的事务。 在官船上,在风雨交加的深夜里躺着,仍然有遥远的梦境来催促我偿还拖欠的东西。几行文字、一笔笔画,尚且可以想象,(画卷中的文字和笔画)如银钩交错,像珊瑚树一样。 张骞的大话如同空留的片石,屈原远游最终还是回到了旧居。您的才华未必不如当下的同辈人,十年前就早该歌唱着归隐了。 向来漫无边际如同鸿雁的踪迹,今日逍遥如同乘坐着同一辆泽车。升天入地难道是不同的道路吗?顺应境遇,无论是进是退,都是我们这些人啊。 您没有看到那行人倚着船桨在汶河上,回首望向烟雾迷蒙的江面,思念着钓鱼的情景吗?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幅画卷展开,通过对画卷中景象的描述,展现出一个神奇、壮丽的世界。诗中既包含了对仙人、仙境的想象,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从画卷中的云涛烟浪、仙翁兰舟等景象写起,营造出一种虚幻缥缈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红云晓趋误一蹶的故事,以及张骞、屈子的经历,通过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命运无常的感慨。

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琐事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君才岂必谢时辈,十年早已歌归欤”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不满和对归隐的渴望。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将虚幻的仙境与现实的人生相结合,富有哲理和深意。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