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先生季父逸老以宝庆守致仕先生名其居曰悬车旧第宝庆殁先生有诗命次其韵
执鞭无地候巾车,逸老编中识面初。
露冕犹闻下江汉,云山谁与画衡庐。
青槐古柏京尘远,寒日西风宰树疏。
莫向方岩诵哀些,竹林回首正欷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鞭:原指执马鞭为人驭车,后表示为他人服役,或对人敬仰的谦词。(“鞭”,biān)
- 巾车:有帷幕的车子。(“巾”,jīn)
- 逸老:指遁世隐居的老人。
- 露冕: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戴的礼帽,后借指官员的外任。(“冕”,miǎn)
- 江汉:长江和汉水。
- 衡庐:指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这里泛指名山。(“衡”,héng)
- 宰树:坟墓上的树木。(“宰”,zǎi)
- 些(suò):《楚辞》中的句末语气词。
- 欷歔(xī xū):叹息声,抽咽声。
翻译
想要追随却没有地方能等到那有帷幕的车子,在逸老的编著中初次相识。听说(他)戴着礼帽仍然前往江汉之地,又有谁能与他一同描绘那衡山庐山的美景呢?青色的槐树、古老的柏树,京城的尘嚣已离得很远,寒冷的日子里西风吹过,墓旁的树木渐稀。不要向着方岩吟诵那悲哀的楚辞句末语气词,回首竹林之地,正是令人叹息抽咽之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方石先生的季父逸老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叹息。首联表达了作者对逸老的敬仰和初识的情景。颔联描述了逸老的外任经历和对山水的热爱。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暗示了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逸老的哀思,以及对过去的回忆所带来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