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帛”读音为“bó”。
- 海桑:喻世事变迁极快。
- 侵帙(zhì):指树影映在书上。帙,书、画的封套,这里指书。
- 贯除:贯通,流过。
翻译
在小茅山下有三间屋子,养默斋中存放着万卷书籍。
书籍散落之余感叹过往之事,世事变迁之后又回到我的庐舍。
屋檐边的树木影子低垂,映在书上,门里的泉水曲折地流过庭院。
可以想象在白天长时间读书疲倦后,不时来到栏杆旁数数游动的鱼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充满书香的居所。首联介绍了茅山书屋的位置和丰富的藏书,表现出主人的学识和修养。颔联通过“竹帛散馀”感叹往事,“海桑迁后”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间庐舍的珍视。颈联描写了屋前的景色,树影低垂映在书上,泉水曲折流过庭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尾联则展现了诗人在读书疲倦后,凭槛观鱼的闲适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籍的热爱。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李谷泉七十 》 —— [ 明 ] 顾清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 —— [ 明 ] 顾清
- 《 忆家园廿六首石榴 》 —— [ 明 ] 顾清
- 《 为定默然题吴僧画兰二首 》 —— [ 明 ] 顾清
- 《 东亭之东有丛竹竹外有松望之翳如也三江移竹于北墙而分其半植之南轩各赋一诗因次其韵 》 —— [ 明 ] 顾清
- 《 秋兴和芸轩韵 》 —— [ 明 ] 顾清
- 《 瞻柏堂次韵为东滹石先生赋 》 —— [ 明 ] 顾清
- 《 宣城徐士元浮沈州县二十年始有南台之选其阅历多矣将能为国家建久远之策而不诡于玉石朱紫之辨乎故诗以叙别而不及其他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