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斋挽诗

· 顾清
问族王孙贵,名家理学宗。 黔江初振羽,稷下晚疏封。 馀泽流忠孝,隆恩贲始终。 西山春草合,无地蹑仙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振羽:本义为鼓翅,此引申为施展才能。“振”读作“zhèn”。 稷下:指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的地区,齐国在此设立学宫,广纳学者,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稷”读作“jì”。 疏封:分封。 (bì):装饰,引申为表彰。

翻译

此诗是对赵恒斋的挽悼。他出身贵族,是名门大家且为理学宗师。他在黔江之地开始施展自己的才能,在稷下学宫那样的学术之地晚期才受到分封。他遗留的德泽流传着忠孝之道,隆厚的恩宠始终伴随着他。如今西山的春草茂密生长,却再没有地方能追寻到他的仙踪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表达了对赵恒斋的深切悼念和赞美。诗的开头两句强调了赵恒斋的高贵出身和学术地位,显示出他的非凡之处。“黔江初振羽,稷下晚疏封”两句,概括了他的人生经历,暗示他虽然才能出众,但得到认可和封赏的时间较晚。“馀泽流忠孝,隆恩贲始终”则赞美了他的品德和所受到的恩宠,他的忠孝之德得以流传,也表明他一生都受到尊重和优待。最后两句“西山春草合,无地蹑仙踪”,以景寓情,用西山春草的茂密来象征赵恒斋的生命已经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以及再也无法寻找到他的踪迹的遗憾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赵恒斋的生平事迹和品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缅怀。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