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庵和章趣成郡志末有三泖九峰遗似屣之句再叠反骚

· 顾清
忧国寻常愿有年,几番骑马看湖田。 心劳为绾阳城印,调古谁聆单父弦。 三泖共涵卿士月,九山犹戴使君天。 不应便作江边屣,已是桑林一岁眠。
拼音

所属合集

#牡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畏庵:可能是一个人名。
  • (mǎo):水面平静的小湖。
  • (xǐ):鞋子。
  • (wǎn):系,盘结。
  • 阳城:此处的阳城印可能指担任某种官职。
  • 单父(fǔ):县名,借指善治的地方官。

翻译

常常心怀忧国之愿,渴望国家昌盛多年,几次骑马去察看湖边的田地。 心力劳瘁只为担任那官职,曲调古朴又有谁能聆听如单父弦般的妙音。 三泖一同涵纳着卿士们的如月光辉,九峰依旧承载着使君的德泽如天。 不应该轻易地把这一切当作江边的鞋子抛弃,就如同桑林已经安稳地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诗中提到自己常常为国家的繁荣而忧虑,亲自去察看田地,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在为官过程中的辛劳和对善治的期望。“三泖共涵卿士月,九山犹戴使君天”两句,描绘了美好的景象,暗示了对官员德政的期望和对地方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和努力。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