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味狂香:形容牡丹花的香气复杂而浓郁。
- 三昧神:佛教术语,意指事物的精要或真谛,这里指牡丹的真正魅力。
- 玉女窥窗:比喻牡丹花开得美丽,如同玉女在窗边窥视。
- 金貂换酒人:金貂是古代贵重的毛皮,用来换酒,形容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这里指赏花的人。
- 鹤顶:指牡丹花的颜色,如鹤顶红。
- 马蹄踏去易为尘:比喻牡丹花虽美,但易逝,如同马蹄踏过的尘土。
- 十二阑干曲:指曲折的栏杆,比喻观赏牡丹的曲折路径。
- 一曲阑干一曲春:每转一个弯,都能看到不同的春色,即每处都有牡丹的美。
翻译
牡丹花的香气复杂而浓郁,其真正的魅力又有谁能完全理解呢?它开在美丽的窗边,如同玉女在窥视,只有那些豪放不羁的人,愿意用贵重的金貂换酒来赏花。牡丹的颜色鲜艳如鹤顶,但它的美丽却如同马蹄踏过的尘土,转瞬即逝。沿着曲折的栏杆观赏,每转一个弯,都能看到不同的春色,每处都有牡丹的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牡丹的魅力和短暂。诗中“百味狂香三昧神”形容牡丹的香气复杂而迷人,而“开临玉女窥窗处”则以玉女窥窗的画面,赋予牡丹以高雅和神秘的色彩。后句通过“金貂换酒人”和“鹤顶映来”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珍贵和艳丽。然而,“马蹄踏去易为尘”一句,又提醒人们牡丹虽美,却易逝,增添了一丝哀愁。最后,通过“十二阑干曲”和“一曲阑干一曲春”的描写,表达了牡丹无处不在的春意和美丽,使整首诗充满了对牡丹的赞美和对春光的珍惜。
张淮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次韵杨司业牡丹 其二 》 —— [ 元 ] 吴澄
- 《 宣赐翠芳亭双头并蒂牡丹仍令赋诗 》 —— [ 宋 ] 夏竦
- 《 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已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 》 —— [ 明 ] 顾清
- 《 晚春送牡丹 》 —— [ 唐 ] 李建勋
- 《 牡丹 》 —— [ 明 ] 吴宽
- 《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 》 —— [ 宋 ] 苏轼
- 《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 —— [ 唐 ] 徐夤
- 《 江城子 · 其一牡丹 》 —— [ 宋 ] 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