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并寿为何参之二亲赋

· 顾清
东山亭亭青插空,西山娟好金芙蓉。 两山并秀何所似,孟光白首陪梁鸿。 儿孙学礼仍学诗,群峰罗立玉参差。 双尊腊蚁更拜庆,醉过梅稍月满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兼山:指两山并立。
  • 寿:祝寿。
  • 参之:某人的名字。
  • :父母。
  • 东山:诗中提到的一座山。
  • 亭亭:高耸的样子。
  • 青插空:形容山的青翠高耸入天空。
  • 西山:诗中提到的另一座山。
  • 娟好:清秀美好。
  • 金芙蓉:金色的芙蓉花,这里比喻西山的美好。
  • 孟光: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举案齐眉的典故女主,代指贤妻。
  • 白首:白头,指年老。
  • 梁鸿:东汉隐士,贤士,孟光的丈夫。
  • :儿子。
  • :孙子。
  • :礼仪。
  • :诗歌。
  • 罗立:罗列耸立。
  • 玉参差:像玉一样参差不齐,形容山峰的形态。
  • :酒杯。
  • 腊蚁:腊月所酿的酒。

翻译

东边的山高高耸立,青翠直插天空,西边的山秀丽美好,如金色的芙蓉花。这两座山一同秀丽,像什么呢?就像年老的孟光陪伴着梁鸿。儿孙们学习礼仪和诗歌,众多山峰罗列耸立,如同玉一样参差不齐。双亲端着腊月所酿的美酒,一次又一次地相互庆贺,在梅花稍头,月光洒满的时候,大家都沉醉在这欢乐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山起兴,将东山的高耸青翠和西山的清秀美好比作孟光与梁鸿的相濡以沫,寓意着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接着描述了儿孙们学习礼仪和诗歌,展现出家庭的文化氛围和良好教养。最后描绘了双亲在腊月饮酒庆贺的欢乐场景,通过“醉过梅稍月满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幸福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祥和,表达了对父母的祝福和对家庭美满的赞美。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