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夘新正二日沈仁甫自滇南寄新刻古乐府至中有所会拟作一首

· 顾清
金尊美酒思共传,朱弦玉琴思和弹。 倾河赴海不复还,昆崙东下波湍湍。 忧来无端不可删,青灯照人愁夜寒。 夜长漫漫殊未阑,高楼管弦声正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夘(mǎo):古同“卯”,十二地支其中第四位。
  • 滇(diān):云南的别称。
  • 昆崙(kūn lún):昆仑山,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神山之一。
  • 湍(tuān):急流,急流的水。
  • 阑(lán):残,尽,晚的意思。
  • 驩(huān):同“欢”,表示欢乐。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让人想着一同分享,朱红色的琴弦和玉制的琴让人想着配合弹奏。 (这情感)如河水倾注大海一去不复返,昆仑山向东流去波涛湍急。 忧愁无端涌起不可消除,青灯照着人,在寒夜中更添愁绪。 夜是如此漫长还未结束,高楼上的管弦之声正欢快地响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美酒、琴音、河流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美好的事物,美酒想共传,琴想和弹,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倾河赴海不复还,昆崙东下波湍湍”,则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和昆仑山波流湍急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可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感慨。“忧来无端不可删,青灯照人愁夜寒”,直接表达了诗人无端的忧愁,这种忧愁在寒夜中显得更加深沉。最后一句“夜长漫漫殊未阑,高楼管弦声正驩”,以漫长的夜还未结束,而高楼上却传来欢快的管弦之声,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各种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