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饯:恭敬地送行。
- 壶阴学士:可能是某位被尊称为学士的人,具体不详。
- 南院: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具体所指不明。
- 简:这里指写信给某人。
- 整庵少宰白楼太常:可能是两个人,分别是整庵少宰和白楼太常,具体身份不详。
- 官河:指由官府组织开凿或管理的运河。
- 綵帆:彩色的船帆。
- 词林:翰林院的别称。
- 惭先步:惭愧自己先走一步,这里可能表示自谦。
- 学海:学问的海洋,常用来比喻学术界或知识领域。
- 老成:指年高有德或老练稳重的人。
- 六馆:国子监的别称。
- 怀指授:心中怀念(某人的)指导教诲。
- 三山新赋:可能是关于三山的新的赋作,具体所指不详。
- 容台:礼部的别称。
- 吏省:可能是官员办公的地方,具体所指不明。
- 邮筒:这里指传递书信的竹筒,代指书信。
翻译
十月的运河还没有结冰,北风清爽利人,彩色的船帆轻盈飘动。在翰林院我正惭愧自己先行一步,学术界此时正重视年高有德、阅历丰富之人。国子监的旧人心中怀念着(某人的)指导教诲,关于三山的新赋正在进行构思创作。礼部和官员办公的地方都相距不远,早晚传递书信不论路程远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送别壶阴学士去南院,并写信给整庵少宰和白楼太常而作。诗的首联描绘了十月运河的景象,以及北风吹动彩帆的情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轻快的氛围。颔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翰林院的自谦之情,同时强调了学术界对老成之人的重视,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颈联提到国子监旧人对教诲的怀念以及新赋的创作,展示了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尾联则说明了一些官署地理位置邻近,方便书信往来,暗示了社交和信息交流的便利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各种场景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交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