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中别季德弟赴京

栖迟薄宦倍愁思,梦草瞻云几岁时。 逐路莺花供杖履,连床灯火慰埙篪。 时来尔献河东赋,政拙吾惭岘首碑。 万里飞腾须及早,不堪沾袖又分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迟:停留,滞留。
  • 薄宦:微薄的官职。
  • 梦草:传说中的一种草,据说怀之可以梦见与所思念的人相会。
  • 瞻云:仰望云天,比喻思念远方的亲人。
  •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埙为陶制,篪为竹制,常一起演奏,比喻和谐。
  • 河东赋: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作品,这里指有才华的文章。
  • 岘首碑:岘山上的碑文,这里比喻政绩不佳。
  • 飞腾:迅速上升,比喻事业有成。
  • 分歧: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翻译

停留在这个微薄的官职上,我倍感忧愁,思念之情如梦草般缠绵,仰望云天,不知何时能再见。 随着路上的莺花,我们一同行走,夜晚在床边,灯光下我们相互安慰,和谐如埙篪之音。 时机到来时,你将献上如河东赋般的才华之作,而我因政绩不佳,自愧不如岘首碑。 万里之外的飞黄腾达,应当及早行动,但此刻却难以忍受离别之痛,又要各奔东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栖迟薄宦”与“梦草瞻云”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处境与心情,而“逐路莺花”与“连床灯火”则展现了与亲人共度的温馨时光。后两句通过对“河东赋”与“岘首碑”的对比,既表达了对亲人前程的祝愿,也透露了自身的自责与无奈。结尾的“万里飞腾”与“分歧”则强调了时间的紧迫与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刘克修

刘克修,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格次子。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除连江教谕,历仕海州知州。清雍正《从化县新志》、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有传。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