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水落天空秋气清,夜深闻雁过高城。 蒹葭水国情偏适,霜雪天涯梦独惊。 弄影每怜干陆羽,离群应作断肠声。 天南天北随时度,谁念年年万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指芦苇。
  • 陆羽:唐代茶学家,这里可能指雁影在水面上的倒影。
  • 断肠声:形容极度悲伤的声音。

翻译

水位下降,天空开阔,秋天的气息清新,深夜时分,听到雁群飞过城池。 在芦苇丛生的水乡,情感特别舒畅,但在霜雪覆盖的天涯,梦中却独自感到惊恐。 雁影在水面上摇曳,每每令人怜爱,离开群体的雁,应当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无论是在南天还是北地,它们都随季节迁徙,有谁会想到,它们年年都要飞越万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雁群飞过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雁群迁徙的同情与感慨。诗中“蒹葭水国情偏适”与“霜雪天涯梦独惊”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舒适,又突显了天涯的孤寂与艰辛。结尾的“谁念年年万里行”更是深化了诗人对雁群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深刻同情。

刘克修

刘克修,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格次子。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除连江教谕,历仕海州知州。清雍正《从化县新志》、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有传。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