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写怀

薄宦悽悽岁屡迁,可堪时迹漫多邅。 天涯浪说人为日,眼底其如夜似年。 塞马由来忘失得,海鸥应许共流连。 云山珠水知何处,不断飞来到枕边。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宦(bó huàn):指官职卑微。
  • 悽悽(qī qī):形容心情凄凉、忧郁。
  • 岁屡迁:岁月频繁更迭。
  • 时迹:时代的变迁。
  • 漫多邅(màn duō zhān):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难。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浪说:随便说说,不切实际的说法。
  • 人为日:指人们常说的“人日”,即正月初七,传说中的人类生日。
  • 眼底:眼前。
  • 其如:它就像。
  • 塞马(sāi mǎ):边塞的马,这里比喻边远地区的官员。
  • 失得:得失。
  • 海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共流连:一起逗留,享受。
  • 云山珠水:泛指美丽的山水景色。
  • 不断飞来:不断浮现在脑海中。

翻译

官职卑微,心情凄凉,岁月频繁更迭,时代的变迁让我感到路途遥远且艰难。人们常说正月初七是人日,但对我来说,眼前的黑夜却像漫长的年月。边塞的马不在乎得失,海鸥应该允许我们一起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美丽的山水景色不知在何处,它们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来到我的枕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薄宦悽悹岁屡迁”描绘了作者官职卑微、岁月匆匆的现实,而“天涯浪说人为日,眼底其如夜似年”则通过对比人们常说的“人日”与自己感受到的漫长黑夜,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后两句“塞马由来忘失得,海鸥应许共流连”运用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不在乎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云山珠水知何处,不断飞来到枕边”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以及这些景色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官场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刘克修

刘克修,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格次子。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除连江教谕,历仕海州知州。清雍正《从化县新志》、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有传。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