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遣闷

· 刘基
雨渍愁云重不飞,山蒸冷雾袭人衣。 亦知屏翳空多事,只恐羲和失所归。 岁晏波涛东逝急,天寒鸿雁北来稀。 残灯永夜清无焰,坐听饥猿响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ì):浸,泡。
  • 屏翳(píng yì):古代传说中的神名,这里指雨神。
  • 羲和(xī hé):古代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这里指太阳。
  • 永夜:长夜。
  • 翠微(cuì wēi):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翻译

雨中,愁云被浸渍得沉重,不再飘飞,山间冷雾如蒸,侵袭着人的衣裳。 我知道雨神屏翳忙碌无益,只担心太阳神羲和迷失了归途。 岁末波涛向东急逝,天寒时节,北来的鸿雁稀少。 残灯在长夜中清冷无焰,我坐着,倾听饥饿的猿猴在青翠的山间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的孤寂与忧愁。诗中,“雨渍愁云”与“山蒸冷雾”共同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通过对“屏翳”和“羲和”的担忧,诗人隐喻了对时局和未来的不安。末句“残灯永夜清无焰,坐听饥猿响翠微”则深刻描绘了孤独无助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界生灵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