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 刘基
王侯古有兴屠狗,郎吏今无善牧羊。 青海风波腾罔象,紫霄氛祲翳摇光。 江寒逝水东流急,天远冥鸿北去长。 莫笑乌鸢恶毛羽,翻飞齐得簉鹓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屠狗:指古代以屠狗为业的人,后来泛指从事卑贱职业的人。
  • 郎吏:古代官名,这里指低级官员。
  • 牧羊:比喻治理国家。
  • 罔象:古代传说中的水怪,这里比喻混乱和动荡。
  • 氛祲:不祥之气,比喻国家的灾难。
  • 翳摇光:遮蔽星光,比喻国家的光明被遮蔽。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目标。
  • 簉鹓行:排列整齐的鹓鸟,比喻有秩序的行列。

翻译

古代有王侯兴起于屠狗之业,如今却没有擅长牧羊的郎吏。 青海的风波中,水怪腾跃,紫霄之上,不祥之气遮蔽了星光。 江水寒冷,逝水东流急速,天空遥远,鸿雁北去漫长。 不要嘲笑乌鸢的丑陋羽毛,它们翻飞起来也能整齐地排列在鹓鸟的行列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国家不幸的忧虑。诗中“屠狗”与“牧羊”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官员无能的批评。后两句以自然景象比喻国家的困境,展现了深沉的忧国之情。结尾以乌鸢虽丑却能整齐飞翔的比喻,暗示了即便在困境中,也应有秩序和希望。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