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怀呈石末公

· 刘基
西风白露下清寥,岸柳江蒲取次凋。 诸将旌麾非一统,大藩衣服变三苗。 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 弃马独知怀故枥,天涯涕泪北辰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风:秋风。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清寥:形容天空高远、空气清新。
  • 岸柳江蒲:岸边的柳树和江中的蒲草。
  • 取次:依次,逐渐。
  • :凋谢,枯萎。
  • 诸将旌麾:各将领的旗帜。
  • 非一统:不统一,各自为政。
  • 大藩衣服变三苗:大藩(地方势力)的服饰变化,暗指地方势力各自为政,不尊中央。三苗,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这里泛指地方势力。
  • 雄豪:豪强,有权势的人。
  • 屠狗:比喻卑贱的职业,这里指豪强们出身卑微。
  • 功业舆台:功业,功绩;舆台,古代官名,这里指高官。
  • 总续貂:比喻不值得继续的事情,这里指豪强们的功业不值得称道。
  • 弃马独知怀故枥:弃马,被遗弃的马;故枥,旧马槽。这里比喻怀旧之情。
  • 涕泪:眼泪。
  • 北辰:北极星,比喻皇帝或中央政权。

翻译

秋风带着白露,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清新,岸边的柳树和江中的蒲草逐渐凋谢。各将领的旗帜不统一,地方势力的服饰也各自变化,不尊中央。那些豪强们虽然出身卑微,却窃据高位,他们的功业不值得称道。被遗弃的马只记得旧马槽,而我在这天涯之地,望着遥远的北极星,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局混乱、地方割据的忧虑。诗中“诸将旌麾非一统”和“大藩衣服变三苗”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裂状态。后两句通过“弃马独知怀故枥”和“天涯涕泪北辰遥”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中央政权的怀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