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山龙泉
兹山近南服,胜迹冠朱方。
石骨入海眼,地脉通混茫。
金精孕清淑,水德融嘉祥。
寒含六月冰,润浃九里长。
鲸腮狎猎起,虎只呿呀张。
发窦既窈窕,流渠遂汪洋。
洞彻瑩玉鉴,锵鸣合宫商。
静含玄机妙,动见大智藏。
养德君子类,膏物农夫望。
野僧向我言,其功殊匪常。
饮之祛百邪,能使俗虑忘。
漱咽入灵府,喉舌生清香。
爽淅动毛发,飘忽凌风翔。
何当扬湛冽,尽洗贪浊肠。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兹山:此山,指铃山。
- 南服:指南方的边远地区。
- 胜迹:著名的古迹。
- 朱方: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南方。
- 石骨:指山石的坚硬部分。
- 海眼:传说中海水的来源,这里比喻水源深远。
- 地脉:指地下水流。
- 混茫:混沌不清的样子,这里指地下的水流复杂。
- 金精:指金属的精华,这里比喻水的纯净。
- 水德:水的德性,指水的润泽之功。
- 嘉祥:吉祥。
- 寒含:指水寒冷而含蓄。
- 润浃:润泽周遍。
- 九里长:形容水流长远。
- 鲸腮:鲸鱼的鳃,这里形容水流的汹涌。
- 狎猎:亲近而狩猎,这里形容水流的动态。
- 虎只:虎的口,这里形容水流的形状。
- 呿呀:张口的样子,这里形容水流的开口处。
- 发窦:指水流的出口。
- 窈窕:深远曲折。
- 流渠:水渠。
- 汪洋:水势浩大的样子。
- 洞彻:清澈透明。
- 瑩玉鉴:像玉一样明亮的镜子,这里比喻水的清澈。
- 锵鸣:形容水声清脆。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这里指和谐的音乐。
- 玄机:深奥的道理。
- 大智藏:指深藏的智慧。
- 养德:培养德性。
- 君子类:指有德行的人。
- 膏物:滋润万物。
- 农夫望:农民的期望,指水的灌溉作用。
- 祛百邪:驱除各种邪气。
- 俗虑:世俗的忧虑。
- 灵府:指心,这里比喻水的清新能够净化心灵。
- 爽淅:清凉爽快。
- 飘忽:轻快地飘动。
- 湛冽:清澈冷冽。
- 贪浊肠:贪婪污浊的心肠。
翻译
这座山靠近南方的边远地区,其胜迹在南方是首屈一指的。山石坚硬如骨,深入海眼,地下的水流复杂而深远。水的纯净如同金属的精华,其润泽之功带来吉祥。水寒冷而含蓄,润泽周遍,流长远达九里。水流汹涌如鲸鱼的鳃,形状如虎口张开。水流的出口深远曲折,水渠因此水势浩大。水清澈透明如同明亮的玉镜,水声清脆如同和谐的音乐。静时蕴含深奥的道理,动时显现深藏的智慧。这样的水适合培养德性的人,也满足了农民对水灌溉的期望。
野僧告诉我,这水的功效非同寻常。饮用它能驱除各种邪气,使人忘却世俗的忧虑。水清新能够净化心灵,喉舌间生出清香。清凉爽快的感觉动摇毛发,轻快地飘动如同凌风飞翔。何不将这清澈冷冽的水扬起,彻底洗净贪婪污浊的心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铃山的龙泉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的清澈、润泽和神秘。诗中,“石骨入海眼”、“金精孕清淑”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水的品质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水德的颂扬。后文通过野僧的话语,进一步强调了水的神奇功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