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家奴参政赴河东宣慰使

· 刘基
晨登晋阳山,西北望云中。 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 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 相公奉明诏,分符揔元戎。 赋诗睇行云,□□□坐弓。 天子万岁寿,垂拱明光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晋阳山: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
  • 云中:古代地名,指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瀚海:古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 重关:重重关隘。
  • 征戍场:古代指边疆的战场,征戍即出征戍守。
  • 车轨同:指各地的车辆规格统一,比喻国家统一。
  •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明诏:明文诏令,即皇帝的正式命令。
  • 分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 揔元戎:统帅军队。揔(zǒng),统领。
  • 赋诗:作诗。
  • :斜视,这里指凝视。
  • 坐弓:古代的一种刑具,这里可能指坐着等待命令。
  •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不费力气,无为而治。
  •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宫。

翻译

清晨登上晋阳山,向西北远望云中地区。广阔的沙漠连绵至瀚海,重重关隘阻挡了飞鸿的归途。这里曾是古代的战场,如今却见各地车辆规格统一,国家一片和谐。宰相奉皇帝的明令,手持符节统帅大军。我凝视着行云,坐着等待命令。愿天子万岁,无为而治,皇宫中一片祥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高望远的场景,通过对大漠、瀚海、重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艰险。诗中“车轨同”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国家统一的景象。后文提及宰相奉命出征,展现了朝廷的威严与军队的雄壮。结尾祝愿天子万岁,皇宫祥和,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君王贤明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