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

何年梵刹开中宿,石磴跻攀紫翠重。 槛外江光回绝壁,尊前云气薄长松。 放歌祇合招黄鹄,说法应知听毒龙。 汗漫欲携藜杖去,况从仙侣蹑幽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梵刹(fàn chà):泛指佛寺。
  • 中宿:中途止宿,这里指山中停留的地方。
  • 跻攀(jī pān):攀登。
  • 祇合(zhǐ hé):只应。
  • 毒龙:佛家用语,比喻邪念妄想。
  • 汗漫:广泛,漫无边际。
  • 藜杖(lí zhàng):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

翻译

不知是在哪一年,这座佛寺在山中建立,沿着石梯攀登,周围是重重的紫翠之色。栏杆外的江水流光溢彩,环绕着陡峭的绝壁,酒杯前的云气逼近高大的松树。放声高歌只应招来黄鹄,讲解佛法应该知道能让邪念妄想听从。我想要无拘无束地带着藜杖离去,何况是跟随着修仙的同伴追寻那幽静的踪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景色和氛围,传达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意境。首联写佛寺的建立时间不明,强调了其历史的悠久和所处环境的幽深。颔联通过描写江光、绝壁、云气、长松等自然景象,展现出寺庙周围景色的壮美和宁静。颈联提到放歌招黄鹄和说法听毒龙,增添了一些宗教和神秘的色彩。尾联表达了诗人想要自由自在地离开,跟随仙侣去探寻幽静之处的愿望,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情感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黎邦琰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华,号岱舆。从化人。民表长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