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仲以李公麟瓦研见遗谢答

一片陶泓质,曾经洗玉池。 文章今日事,模范古人师。 雨濯金星出,苔侵玉箸欹。 连城何用假,投赠比琼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泓(táo hóng):砚的别称。
  • 玉池:指砚池。
  • 模范:可供人取法的榜样或典范。
  • (zhuó):洗。
  • 金星:指砚石上的金色斑点。
  • 玉箸(yù zhù):本意为玉制的筷子,这里指砚台上的痕迹像玉箸一样。
  • (qī):倾斜,歪向一边。
  • 连城:价值连城,形容极其珍贵。

翻译

这一方砚台质地优良,曾经在砚池中清洗。文章写作是当今的要事,它可作为效仿古人的典范。雨水冲洗后,砚石上的金色斑点显现出来,苔藓侵蚀,使得砚台上的痕迹像玉箸一样微微倾斜。这样珍贵的砚台何需造假,你将它投赠给我,胜过珍贵的琼枝。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李公麟瓦研展开,首联描述了砚台的质地和曾经的使用情况,颔联强调了其在文章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古人典范的象征意义。颈联通过描写雨水冲洗后的砚石和苔藓侵蚀的痕迹,增添了砚台的历史感和艺术氛围。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赠砚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方砚台无比珍贵,胜过琼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