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二首

· 钱逊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 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墙:照壁,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这里指墙垣(yuán)。
  • 重门:一道又一道门。
  • 亭馆:供人游憩(qì)的亭台房舍。
  • 中酒:醉酒。
  • 沉烟:沉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这里指沉香。

翻译

那红杏伸出墙外,翠柳遮掩着墙垣,那一道道深锁的重门不知属于谁家。白昼渐长,亭馆中的人刚刚散去,微风轻拂,秋千的影子已半斜。满地绿荫间,燕子在飞舞,透过帘子,看到晴朗天空下如雪的杨花纷纷卷动。玉楼中有位客人还带着醉意,笑着拨开沉香,索要茶水来煮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首联通过红杏、翠柳和重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颔联写日长人散后,风细秋千斜,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颈联中绿阴飞燕、晴雪卷杨花,色彩鲜明,富有动态美。尾联中醉酒的客人笑着索茶,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春日的美好与人们的闲适生活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钱逊

明浙江山阴人,字谦伯。性至孝,母病,长期侍汤药不怠。洪武末,以荐授宁夏水利提举。迁孟津知县,改弋阳。状貌魁梧,所至尽心民事。有《谦斋集》。 ► 7篇诗文

钱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