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醉归图

· 钱逊
貂帽锦靴明绣衣,调鹰射虎捷如飞。 紫髯寒作猬毛磔,碧眼夜看霜月辉。 筚篥声中传汉曲,琵琶帐底醉明妃。 更深宴罢穷庐雪,乱拥旌旄马上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貂帽:用貂皮做的帽子。(“貂”读音:diāo)
  • 锦靴:用锦缎制作的靴子。
  • 绣衣:华丽的衣服。
  • 紫髯:紫红色的胡须。(“髯”读音:rán)
  • 猬毛磔:像刺猬毛那样张开竖起。(“磔”读音:zhé)
  • 碧眼:绿色的眼睛,此处指胡人的眼睛。
  • 筚篥:一种管乐器,也称“觱篥”。(“筚”读音:bì “篥”读音:lì)
  • 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旗子,泛指旗帜。(“旄”读音:máo)

翻译

胡人戴着貂皮帽子,穿着锦缎靴子和明丽的绣衣,他们调驯老鹰、射击老虎,动作敏捷如飞。紫红色的胡须寒冷中像刺猬毛般张开竖起,碧绿的眼睛在夜晚看着如霜般的月光闪耀。在筚篥的乐声中传来汉地的曲子,在琵琶的乐声中于营帐里像王昭君般沉醉。夜更深了,宴会结束,在简陋的房屋外雪花飘飞,他们乱哄哄地拥着旗帜,骑马而归。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胡人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胡人服饰和狩猎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与敏捷。“紫髯寒作猬毛磔,碧眼夜看霜月辉”则细腻地刻画了胡人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他们的独特之处。接下来,诗中提到的筚篥声和琵琶声,以及胡人在帐底沉醉的情景,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情和浪漫氛围。最后两句描述了宴会结束后胡人们骑马而归的情景,“乱拥旌旄”表现出一种混乱而又热闹的场面。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充满活力和特色的胡人生活画卷。

钱逊

明浙江山阴人,字谦伯。性至孝,母病,长期侍汤药不怠。洪武末,以荐授宁夏水利提举。迁孟津知县,改弋阳。状貌魁梧,所至尽心民事。有《谦斋集》。 ► 7篇诗文

钱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