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丈黄廷寅应贡北上

孝宗之朝多俊贤,金堂玉树巢神仙。 中郎致身何坦荡,长离举翼当云天。 君臣契合在人耳,更有子姓能联翩。 季也森然见奇干,庭阶却立春风妍。 腹中万卷何磅礴,锦绣玑衡互参错。 班嗣书多不借人,相如剑成应耻学。 登台自倚轻千金,闭户那知困三略。 青衫白首何足悲,树帜词场气益奇。 贤良对荣公孙子,侧席英才正此时。 首夏辞家望京阙,三江五湖坐超越。 桂树秋风几自攀,芳草天涯未应歇。 龙阳秀色满乡关,知尔承恩霄汉间。 玉河桥畔逢五弟,为道冥鸿恋碧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俊贤:才智杰出的人。
  • 金堂玉树:形容人才众多且优秀。(“金堂”的“堂”读 táng,“玉树”的“树”读 shù)
  • 神仙:指优秀的人才。
  • 中郎:这里指黄廷寅。
  • 致身:献身,委身。(“致”读 zhì)
  • 坦荡:形容胸怀宽广,心地纯洁。
  • 长离:传说中的灵鸟,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离”读 lí)
  • 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黄廷寅的儿子。
  •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 奇干:杰出的才能。
  • 磅礴:形容气势盛大。(“磅”读 páng,“礴”读 bó)
  • 玑衡:泛指北斗星,这里比喻才学渊博。(“玑”读 jī,“衡”读 héng)
  • 参错:交错。
  • 班嗣:古代学者,以藏书丰富且不愿借人闻名。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
  • 三略:古代兵书。
  • 青云:比喻高位。
  • 贤良:这里指优秀的人才。
  • 荣公孙子:古代的贤能之人。
  • 侧席:指谦恭地对待贤士。
  • 首夏:初夏。
  • 京阙:京城。(“阙”读 què)
  • 三江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 坐超越:快速地经过。
  • 龙阳:地名,这里指黄廷寅的家乡。
  • 玉河桥:京城的一座桥。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避世之士。

翻译

孝宗的时代有很多才智杰出的人,如金殿般的朝堂上,玉树般的人才如神仙般聚集。黄廷寅献身之路何其坦荡,如长离鸟展翅直上云天。君臣之间的契合在于人心,更有子孙后代能够人才辈出。他的儿子也出类拔萃,在庭院中如奇树般挺立,在春风中尽显美好。他腹中万卷诗书,气势磅礴,如锦绣般的才学和北斗星般的智慧相互交错。像班嗣那样藏书丰富不轻易借人,司马相如学成剑术应该感到羞愧。登上高台自信身价千金,闭门读书哪知会被兵书困住。虽是青衫白首也不必悲伤,在文坛树立旗帜气势更加奇特。优秀的人才面对像荣公孙子那样的贤能之人,正是谦恭对待英才的时候。初夏时节告别家乡前往京城,经过三江五湖快速前行。桂树在秋风中几次自己攀折,芳草在天涯也不应停歇。龙阳的秀丽景色充满家乡,知道你在朝廷受到恩宠。在玉河桥畔遇到五弟,告诉他我如高飞的鸿雁眷恋着碧绿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为送黄廷寅应贡北上而作,诗中对黄廷寅的才华、品德和抱负进行了赞美,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孝宗朝的人才盛况,为黄廷寅的出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背景。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黄廷寅的坦荡胸怀、杰出才能以及他的子孙的优秀,表现出对黄家的钦佩和赞赏。诗中还提到了黄廷寅的学识渊博和在文坛的独特地位,以及他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诗人描绘了黄廷寅北上的情景,并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