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韶州赠李同野使君

同舍当时在旧京,春风三度寄专城。 诸侯已是麟符贵,大邑仍多凤鸟鸣。 千仞芙蓉供卧阁,满楼烟雨有诗情。 龙门声价人争重,不遣冯唐荐汉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州:地名,今广东韶关市。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同舍:指同在馆舍,这里指同学、同僚。
  • 旧京:指京城。
  • 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 麟符:古代朝廷颁发的麟形符节,这里指高官的符信。
  • (rèn):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 芙蓉:这里指荷花,象征美好、高洁。
  • 卧阁:指官员在公务之余休息的地方。
  • 龙门:比喻声望高的人。
  • 不遣冯唐荐汉廷:化用冯唐的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表示希望朝廷能重用贤能之人。

翻译

当年我们曾同为同僚住在京城,如今春风三度吹来,你已任职地方长官前往韶州。 身为诸侯的你已拥有尊贵的麟符,这大邑之中仍有许多凤凰和鸣般的贤才。 千仞高的芙蓉环绕着你休息的楼阁,满楼的烟雨蕴含着诗情画意。 你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大家都很敬重你,希望朝廷不会像错过魏尚那样,不重用你这样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李同野使君的作品。诗的首联回忆了过去与李同野使君同处京城的时光,以及如今他前往韶州任职的情况,“春风三度”既点明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李同野使君的多次调任。颔联描述了李同野使君作为地方长官的尊贵地位,以及所在之地人才济济的景象。颈联通过描绘芙蓉环绕的卧阁和烟雨满楼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氛围,也从侧面烘托出李同野使君的高雅情趣。尾联则以“龙门声价人争重”赞扬了李同野使君的声望,同时用“不遣冯唐荐汉廷”表达了对朝廷能够重用他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流露出对人才能够得到合理任用的期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