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孔适诣阙

津亭过雨散炎埃,画舫青帘薄暮开。 太史定占凫舄至,清时争待鹤书来。 螭㘭对奏迟高步,龙井经游想骏才。 曾是竹林琴酒客,能无垂白望燕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津,jīn)
  • 炎埃:热气尘埃。
  • 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舫,fǎng)
  • 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 太史:官名,史官之长。
  • 凫舄(fú xì):指仙履,也借指县令。
  • 清时:清平之时。
  • 鹤书:诏书。古时征辟贤士的诏书,因以鹤头书体书写,故称。
  • 螭㘭(chī ào):指宫殿陛阶上刻的饰物,此处借指朝廷。
  • 龙井:这里可能指某个有龙井的地方。
  • 骏才:才智杰出的人。
  • 垂白:白发下垂,形容年老。
  • 燕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区,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贤士而筑的高台。

翻译

在渡口旁的亭子中,一场雨过后消散了炎热的尘埃,装饰华美的游船上挂着的青布幌子在傍晚时分展开。 太史断定贤能之人将会到来,清平之时众人都期待着诏书的降临。 在朝廷上对奏时,步伐迟缓且高雅,经过龙井游玩时,想到那里应出才智杰出之人。 曾经是在竹林中弹琴饮酒的宾客,怎能在年老时不盼望能到燕台这样的招贤之地呢?

赏析

这首诗以送梁孔适去朝廷为主题,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对梁孔适的期望。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津亭雨后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颔联中,“太史定占凫舄至,清时争待鹤书来”表达了对梁孔适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得到朝廷的重用。颈联则从朝廷和龙井两个方面,暗示了梁孔适的才能和机遇。尾联“曾是竹林琴酒客,能无垂白望燕台”,回顾了过去的闲适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施展才华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