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此调两体,或押平韵,或押仄韵,字句悉同。押平韵者,宋·韩涧泉词有「云淡秋空」句,名《云淡秋空》,有「雨洗元宵」句,名《雨洗元宵》,有「玉水明沙」句,名《玉水明沙》。元·张雨词名《早春怨》。押仄韵者,《古今词话》无名氏词有「陇头残月」句,名《陇头月》。北宋新声,因词有「柳袅烟斜」以为调名。此词为仲殊作,收入《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类编草堂诗馀·卷一》误为秦少游作。此调前段六句全为四字句,后段第一句为六字句,第二句为上三下四之七字句,馀为四个四字句。全调以四字句为主要句式,九个四字句中有六个均为「仄仄平平」式。由于韵位的巧妙安排使此调之音节有和婉、响亮、流美的特点。每段结尾三个四字句平仄相对而又重叠,意象优美,语意排比连贯,最能体现此调声情特点。仲殊词题为《吴中》,乃写景之作,极为含蓄,轻快优雅,是为宋词名篇。此调可用仄韵。宋·蔡申道有《柳梢青·数声鶗鴂》。此体仄韵,字声平仄亦有异。蔡申道此词亦宋词名篇,或误为贺方回词。蔡申道三首均为仄韵体。宋人王仲言《投辖录》记有一首鬼词,用仄韵体,平仄与句式略有异,但词意极美而感情偻凉,当是民间之作。王仲言记:「己未岁,虏人入我河南故地,大将张中孚、中彦兄弟,自陕右来朝行在所,道出洛阳建昌宫故基之侧,与二三将士张烛夜饮于邮亭。忽有妇人衣服奇古而姿色绝妙,执役来歌于尊前曰:『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荒烟衰草,溪前宫阙。长安道上行客。念依旧、名深利切。改变容颜,销磨今古,陇头残月。』中孚兄弟大惊异,诘其所自,不应而去。」辛稼轩用平韵三首,风格豪放。此调宋人用者甚众,虽然题材亦广泛,但仍以风格清新婉约,用于写景与抒情为主。
八难:《汉书·卷一上·高帝纪》:「(郦)食其欲立六国之后以树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以问张良,良发八难,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公事。』令趋销印。」按:此词以八「难」为韵,一韵到底,盖亦词之一体。黄山谷有《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即一韵到底。然此词以「莫炼丹」开头,其下又有「休辟穀」、「休采药」等,每句均指述道家一事,盖即题中所谓「痛以理折之」者。
炼丹:道家均以修炼丹药,食之以谋长生。《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
「黄河可塞,金可成难」句:《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康后闻文成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入,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说。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以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宋·苏东坡《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辟穀:道家谓神仙以辟穀为下,然却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入道。《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朝宋·裴龙驹《集解》:「服辟穀之药,而静居行气。」
吸风饮露:《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穀,吸风饮露。」
「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句:战国楚·屈原《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宋·朱晦庵《集注》:「《列仙传》:「赤松子,至昆崙山,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水调歌头 》 —— [ 宋 ] 辛弃疾
- 《 生查子 · 独游西岩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 —— [ 宋 ] 辛弃疾
- 《 生查子 · 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 —— [ 宋 ] 辛弃疾
- 《 祝英台近 · 水纵横 》 —— [ 宋 ] 辛弃疾
- 《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 —— [ 宋 ] 辛弃疾
- 《 满江红 · 送汤朝美司谏自便归金坛 》 —— [ 宋 ] 辛弃疾
- 《 瑞鹤仙 · 南剑双溪楼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