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丑奴儿:四卷本甲集作“采桑子”。
博山:地名,位于上饶以东永丰县境内,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
烟芜:四卷本作“烟迷”。
露麦:广信书院本作“露夌”,玆从四卷本甲集。
烘晴:谓阳光映照晴空。唐·宋璟《梅花赋》:“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宋·范成大《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其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
提壶、脱裤、催归:俱鸟名,以其鸣声而得名者也。
提壶:鸟名,亦作“提壶芦”、亦作“提胡芦”,即鹈鹕,盖以鸣声而得名。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宋·王禹称《初入山闻提壶鸟》诗:“迁客由来长合醉,不烦幽鸟道提壶。”宋·梅尧臣《禽言》诗:“提壶卢,沽酒去。”宋·欧阳修《啼鸟》诗:“独有花上提壶芦,劝我沽酒花前醉。”宋·梅尧臣《和永叔六篇·啼鸟》:“提胡芦,提胡芦,尔莫劝翁沽美酒,公多金钱赐醇酎,名声压时为不朽。”
脱裤:布谷鸟的别称。因鸣声而得名。宋·苏轼《五禽言诗·其二》:“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宋·王十朋集注:“土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裤。”宋·陆游《闻鸟声有感诗·其一》:“小市提壶酤浊酒,东陂脱裤插青秧。”
催归:鸟名。子规、杜鹃之别称。唐·韩愈《赠同游者》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七》:“退之有诗赠同游者:‘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鲁直曰:‘余儿时每哦此诗,而了不解其意。自出陕右,吾年五十八矣。时春晚,偶忆此诗方悟‘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名不虚设,人故不觉耳。古人于小诗用意精深如此,况其大者乎?’盖其学问渊源,有五石六鹢之旨。‘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络纬,圆转清亮,偏于春晚鸣,江南谓之‘春唤’。”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 博山:地名,今属江西。
- 烟芜:烟雾笼罩的杂草。
- 露麦:带露的麦苗。
- 荒池柳:荒废的池塘边的柳树。
- 烘晴:雨后天晴,阳光照耀的样子。
- 提壶:古代酒器,这里借指饮酒。
- 脱袴:脱下裤子,形容豪放不羁。
- 催归去:催促回家。
- 万恨千情:形容各种愁绪和情感。
翻译
雨后初晴,烟雾缭绕的田野上,麦苗带着露水,荒废的池塘边的柳树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格外清新。春风拂过,无论是新绿还是旧绿,都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深浅。
一群朋友举杯畅饮,不顾形象地催促着彼此回家,心中藏着万千思绪和情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和苦闷,只能借着这春风吹过的声音,各自倾诉着自己的孤寂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写景和叙事,表达了词人辛弃疾内心的纷繁复杂情绪。烟雨中的田园,荒池柳的生机,以及朋友们的聚会和离别,都成为词人寄托愁绪的载体。"一样春风几样青"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变。而"各自无聊各自鸣"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琐事和情感困扰时的共鸣,展现了词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人生哲理。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浣溪沙 · 常山道中 》 —— [ 宋 ] 辛弃疾
- 《 满江红 · 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 》 —— [ 宋 ] 辛弃疾
- 《 念奴娇 · 赋梅花 》 —— [ 宋 ] 辛弃疾
- 《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 》 —— [ 宋 ] 辛弃疾
- 《 武陵春 》 —— [ 宋 ] 辛弃疾
- 《 千年调 · 蔗菴小阁名曰“巵言”,作此词以嘲之 》 —— [ 宋 ] 辛弃疾
- 《 偶题 》 —— [ 宋 ] 辛弃疾
- 《 菩萨蛮 · 西风都是行人恨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