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莫春:暮春,即春末。
- 春服:春天的衣服。
- 玄览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观景台。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 雅调:高雅的音乐。
- 浴沂:在沂水中沐浴,这里指洗涤心灵。
- 濯尘缨:清洗尘世的烦恼。
- 济川:渡河,比喻达到某种境界或目标。
- 南溟:指南方的海,这里可能指遥远的南方。
- 楫:船桨,这里指船。
- 怀阙:怀念宫阙,指怀念京城。
- 北斗城:指京城,因北斗星象征皇权。
- 点狂:指孔子弟子曾点所说的“狂简”,即志向高远而行为简朴。
-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
翻译
暮春时节,我欢喜地穿上了春装,站在玄览台前,阳光最为明媚。我虽然不会弹奏高雅的瑟曲,但在这沂水边洗涤心灵,也足以洗去尘世的烦恼。我仿佛看到了渡过南溟的船只,心中怀念着遥远的京城,依偎在象征皇权的北斗星下。我想要体会孔子弟子曾点当日所说的那种志向高远而行为简朴的意境,只见满林的梧桐和竹子在春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送别春天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诗中“鼓瑟未能追雅调,浴沂聊试濯尘缨”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又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洗涤。而“济川似见南溟楫,怀阙偏依北斗城”则进一步以渡河和怀念京城为喻,抒发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对京城的眷恋。最后,诗人通过对“点狂”意境的追求,以及“满林梧竹送春声”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境界。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与养斋宗伯同年登牛首山 》 —— [ 明 ] 黄佐
- 《 江南弄七首江南弄 》 —— [ 明 ] 黄佐
- 《 白莲二首 》 —— [ 明 ] 黄佐
- 《 冬日介翁宗伯招饮赏菊次韵与甬川俨山二学士内方庶子同赋 》 —— [ 明 ] 黄佐
- 《 济宁馆与孟太仆同年共酌 》 —— [ 明 ] 黄佐
- 《 院中同龙湖少湖二学士赏红莲 》 —— [ 明 ] 黄佐
- 《 咏志二十首 》 —— [ 明 ] 黄佐
- 《 六月二十日梦中作七夕诗觉而忆其全篇录以纪异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