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志二十首
于嗟稷下士,驰声仁义场。
危冠切浮云,宽博为衣裳。
进退协矩度,调颜逾圭璋。
冲澹焉足保,利达乃其常。
岂若事畋猎,鸣镝驰高冈。
割解醉言归,百里无豺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嗟:感叹词,表示叹息。
- 稷下士:指古代齐国的学者,稷下是齐国都城临淄的学宫所在。
- 驰声:声名远扬。
- 危冠:高高的帽子。
- 切浮云:形容帽子高耸入云。
- 宽博:宽大。
- 进退协矩度:行为举止合乎规矩。
- 调颜:和颜悦色。
- 逾圭璋:超过美玉,比喻品德高尚。
- 冲澹:淡泊名利。
- 利达:名利双收。
- 畋猎:打猎。
- 鸣镝:响箭,用于发号施令。
- 割解:宰杀猎物。
- 醉言归:醉酒而归。
- 豺狼:比喻恶人或敌人。
翻译
唉,那些稷下的学者们,他们的名声在仁义的领域里远扬。他们戴着高高的帽子,仿佛要触及浮云,穿着宽大的衣裳。他们的举止进退都合乎规矩,面带和颜悦色,品德高尚如美玉。他们淡泊名利,足以保持内心的平静,而名利双收只是常事。他们何不从事打猎,在高冈上驰骋,用响箭发号施令。宰杀猎物,醉酒而归,百里之内没有恶人或敌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稷下士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学识、品德和生活方式。诗人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不问世事、只顾学术的遗憾。通过对比打猎的场景,诗人暗示了稷下士应该更加关注现实世界,为社会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夏日詹中丞邀游南池适平寇捷至次少陵 》 —— [ 明 ] 黄佐
- 《 蜀道行送王侍讲之四川参政 》 —— [ 明 ] 黄佐
- 《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 —— [ 明 ] 黄佐
- 《 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 —— [ 明 ] 黄佐
- 《 送刘行人灿 》 —— [ 明 ] 黄佐
- 《 陈京兆浮丘心远亭分得落字 》 —— [ 明 ] 黄佐
- 《 南征词六首 》 —— [ 明 ] 黄佐
- 《 翩翩者鹤贺吴子重闱荣寿三首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