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藩伯砥斋朱年丈之任广右

鹿鸣回首清秋里,二纪相毛又一年。 几度京华同日月,那堪岭徼各风烟。 苍梧万里行程迥,绿柳千条别绪牵。 若见伏波铜柱在,交人犹界汉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藩伯:古代对诸侯的称呼。
  • 砥斋:诗中指朱年丈的书斋名。
  • 广右:古代地名,今广西一带。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相毛:相貌。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岭徼:山岭的边界。
  • 苍梧:古代地名,今广西梧州一带。
  • 交人:指交趾人,古代对越南人的称呼。
  • 伏波铜柱: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交趾(今越南北部)立的铜柱,作为汉朝的南界标志。

翻译

回首鹿鸣之宴已是清秋,二十四年过去,你我又相逢一年。 曾几何时,我们在京城共享日月,如今却各在山岭边界的不同风烟中。 苍梧之地,万里行程遥远,绿柳千条牵动着离别的情绪。 若是你见到伏波将军的铜柱,那交趾人仍以汉朝的山川为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年丈赴任广右的深情告别。诗中,“鹿鸣回首清秋里”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二纪相毛又一年”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后两句则通过对京华与岭徼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最后两句以伏波铜柱为象征,寄托了对国家边疆安宁的祝愿和对友人使命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