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考功钱景山之南通参

春入璚河雪水清,东风摇飏画船轻。 花明玄圃连吴苑,云合银台接汉城。 鼎里驻颜怜未子,镜中看鬓忆同庚。 材官品藻今谁是,启事山公列上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璚河:即银河,此处比喻清澈的河流。
  • 摇飏:轻轻摇动。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此处比喻美丽的园林。
  • 吴苑:指吴地的园林,泛指江南美景。
  • 银台:指仙境中的宫殿,此处比喻高耸的建筑。
  • 汉城:指汉代的都城长安或洛阳,此处泛指都城。
  • 鼎里驻颜:比喻保持青春不老。
  • 未子:未曾做到,未曾实现。
  • 同庚:同岁,同龄。
  • 材官:有才能的官员。
  • 品藻:评价,鉴定。
  • 启事:上书言事,此处指上书推荐人才。
  • 山公:指山涛,西晋名士,以荐贤著称。
  • 上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称谓,此处指高级官职。

翻译

春天来临,银河般的河水清澈见底,东风轻轻吹拂,画船轻摇。 花园里花开得灿烂,仿佛仙境玄圃与江南吴苑相连,云雾缭绕的高楼仿佛仙宫银台与汉城相接。 鼎中的仙丹未能使人永驻青春,镜中看到自己的鬓发,回忆起与同龄人的岁月。 有才能的官员中,谁是真正的评价者?山涛那样推荐贤才的人,才能位列上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河清风轻的景致,通过“璚河”、“玄圃”、“银台”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带有仙境色彩的世界。诗中“鼎里驻颜”与“镜中看鬓”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结尾提到“材官品藻”和“启事山公”,则透露出对贤才的推崇和对官场选拔机制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