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甘露寺同刘士奇作

· 黄佐
空香浮动翠巉岩,徙倚珠林驻玉骖。 七泽湍声流日夜,六朝山色落东南。 朱幡向晚情难别,碧院逢秋酒易酣。 萧洒不知归路杳,满天竽籁起松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空香:指寺院中弥漫的香气。
  • 翠巉岩:形容山岩陡峭且青翠。巉(chán):形容山势险峻。
  •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 珠林:指寺院,因其环境幽静如珍珠般珍贵。
  • 玉骖:指骏马,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 七泽:指湖北境内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湖泊。
  • 湍声:急流的声音。
  • 六朝:指历史上以南京为都城的六个朝代,这里指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 朱幡:红色的旗帜,这里指寺院的标志。
  • 碧院:指寺院,因其环境清幽如碧玉。
  • 竽籁:指风吹过松杉发出的声音,如同乐器竽的音韵。

翻译

寺院中弥漫的香气在青翠险峻的山岩间浮动,我在幽静如珍珠的林中徘徊,不愿离去,仿佛驻足于骏马之上。 湖泊的急流声日夜不息,六朝古都的山色从东南方向落下。 傍晚时分,面对寺院的红色旗帜,我的情感难以割舍,秋日里在碧玉般的寺院中,酒意容易酣畅。 洒脱自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归路,满天的风声如同竽的音韵,在松杉间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甘露寺的游历体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深情留恋。诗中“空香浮动翠巉岩”等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交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句“朱幡向晚情难别”则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的依依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