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履约佥都巡抚郧阳

· 黄佐
扬帆郧子国,拄笏章华台。 芊楚莽安在,往事成飞埃。 渺渺一气中,龙光明九垓。 帝迹发郢甸,蒿宫倚天开。 幕府岂云远,钩陈环上台。 中丞建玉节,磊落非凡材。 耀日宾盖出,籋云天马来。 露冕烟山春,熊轼生风云。 万里自兹始,临岐重徘徊。 菀菀垂柳枝,嘤鸣正相催。 吴趋发浩倡,且荐金陵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帆:升起船帆,指乘船出发。
  • 郧子国: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郧县一带。
  • 拄笏:古代官员持笏(一种礼器),这里比喻官员的威仪。
  • 章华台:古代楚国的著名建筑,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
  • 芊楚:指楚地,古代楚国的地域。
  • 莽安: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九垓:指九天,即天空的最高处。
  • 帝迹:帝王的踪迹或遗迹。
  • 郢甸:指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其周边地区。
  • 蒿宫:指简陋的宫殿,这里可能指古代的某种建筑。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邸,也指军事指挥机构。
  • 钩陈:古代星宿名,这里可能指星辰。
  • 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节,象征权威。
  • 磊落:形容人品行端正,胸怀坦荡。
  • 籋云:形容马蹄轻快,如同踏云而行。
  • 露冕:指官员出巡时戴的帽子,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熊轼: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装饰,形似熊,这里指官员的车驾。
  • 菀菀:形容柳枝柔美。
  • 嘤鸣:鸟鸣声,这里比喻美好的声音。
  • 吴趋:指吴地的歌曲。
  • 浩倡:大声歌唱。
  • 金陵:今南京的古称。

翻译

乘船前往郧子国,手持笏板站在章华台。 楚地的芊楚和莽安如今何在,往事已化作尘埃。 在这浩渺的一片天地间,龙光闪耀于九天之上。 帝王的遗迹在郢甸被发现,简陋的宫殿依天而开。 将军的府邸岂会遥远,星辰环绕着高台。 中丞手持玉节,人品端正非凡。 日光照耀着宾客的车盖,天马如踏云般驰骋。 官员的帽子在春日的山间烟雾中隐现,车驾上的熊轼生起风云。 万里征程从此开始,临别时再次徘徊。 柔美的柳枝轻轻摇曳,美好的声音正相互催促。 吴地的歌曲开始高唱,暂且举杯向金陵致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王履约前往郧阳担任巡抚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壮阔的历史背景和深沉的情感。诗中,“扬帆郧子国,拄笏章华台”等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又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