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月崖大巡海珠四首

鸡声闻两岸,寺影界中河。 渔唱乘除语,孺闻沧浪歌。 严霜下蔓草,密雨长藤萝。 穹昊元无际,浮云一片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声闻两岸:鸡鸣声在两岸之间回荡。
  • 寺影界中河:寺庙的影子映在河流中间,仿佛划分了河流。
  • 渔唱乘除语:渔夫的歌声中夹杂着计算渔获的言语。
  • 孺闻沧浪歌:小孩听到渔夫唱的沧浪歌。
  • 严霜下蔓草:严寒的霜降在蔓延的草上。
  • 穹昊元无际:天空广阔无边。
  • 浮云一片过:一片浮云飘过。

翻译

鸡鸣声在两岸之间回荡,寺庙的影子映在河流中间,仿佛划分了河流。渔夫的歌声中夹杂着计算渔获的言语,小孩听到渔夫唱的沧浪歌。严寒的霜降在蔓延的草上,密集的雨水使藤萝更加茂盛。天空广阔无边,一片浮云飘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通过鸡声、寺影、渔唱等元素,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清晨的江边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的“严霜下蔓草,密雨长藤萝”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最后两句“穹昊元无际,浮云一片过”则以天空和浮云的意象,抒发了对宇宙无垠、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