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实林于郁孤

刘郎酒肠不可量,与之素诗反惆怅。 而我相倾莫逆焉,又有别诗多此障。 为击床头刀二下,分其一以系于马。 夜间一作龙蛇鸣,鹿鱼腐子来嘲骂。 嘲骂之子犹云难,膈肝碎粉忙相看。 而我披骚惟痛饥,郁孤此去夜郎寒。 此去夜郎夜未深,乐天供奉有知音。 自是士如交道者,隈敢危嫌隈敢心。 心心相照惟君在,我亦赠君以一带。 刀在床头带在腰,一时马上堪千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或忧伤。
  • 莫逆:形容关系非常亲密,彼此了解至深。
  • :此处指障碍,比喻情感上的阻隔或不便。
  • 膈肝碎粉:形容心情极度痛苦,如同内脏被撕裂。
  • 披骚:指阅读或吟咏诗歌,此处特指阅读忧郁的诗篇。
  • 郁孤:地名,此处可能指郁孤台,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
  • 夜郎:古地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此处泛指边远地区。
  • 乐天供奉: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曾任翰林学士,供奉内廷。
  • 隈敢:疑为“岂敢”的误写,表示不敢或不应该。
  • 危嫌:疑为“微嫌”的误写,指微小的嫌隙或不满。

翻译

刘郎的酒量深不可测,与他分享素雅的诗篇反而让他感到惆怅。我们相互欣赏,彼此了解至深,却又因为离别而多了这份情感上的障碍。为了表达我的情感,我敲击床头的刀,将其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系在马上。夜晚,刀在床头发出龙蛇般的鸣响,引来鹿鱼腐子(可能是指一些不理解的人)的嘲讽和责骂。

这些嘲讽者难以对付,他们忙于观察我内心的痛苦。而我,阅读着忧郁的诗篇,只为饥饿而痛苦,郁孤台此去,夜郎之地寒冷。此去夜郎,夜色尚未深沉,有乐天供奉(白居易)这样的知音相伴。我们这样的朋友,岂敢有微小的嫌隙,岂敢不真心相待。

心心相映,只有你明白我,我也赠你一条带子。刀在床头,带在腰间,一时马上,千载情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实林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敲刀分带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诗中提到的“夜郎”和“乐天供奉”等元素,增添了诗的历史和文化深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对诗歌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