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三
星临户动楼台炯,雨润兰芳梅杏肥。
假使习池能醉客,不妨山简倒载归。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甄邦圣:人名,诗中提到的主要人物。
- 鸣冤:为某人申诉不公,请求平反。
- 反坐:指因冤屈而被错误地定罪并受到惩罚。
- 神人共愤:神明和人都感到愤怒。
- 得释:被释放,获得自由。
- 天心:天意,上天的旨意。
- 廿馀年:二十多年。
- 家道:家庭的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
- 徐徐:慢慢地,逐渐。
- 天祐:上天的保佑。
- 病笃:病重。
- 披发:散开头发,常用来形容神灵或超自然的存在。
- 抚:轻触,抚摸。
- 义士:有正义感的人。
- 一纪:古代中国的时间单位,相当于十二年。
- 玄帝:指道教中的玄天上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
- 足以传矣:足以流传后世。
翻译
星光闪烁,照亮了楼台,显得格外明亮,雨水滋润了兰花,使得梅杏也显得更加肥美。如果能在习池边畅饮,让客人们醉倒,那么不妨像山简那样,倒载而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星光和雨水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习池醉客”和“山简倒载归”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自由的情感。
梁维栋
梁维栋,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贡生,后任陕西同州州同,两视州篆,政绩大著。将不次擢,遽谢病归。寻幽山水间,吟咏自适,以寿终。有《水阁诗钞》。民国《恩平县志》卷一九有传。
► 121篇诗文